上半年中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
2012-07-28 13:46:23 來源:國際船舶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二、經濟運行中的特點
(一)造船總量再創新高,世界市場份額保持不變
2012年上半年,船舶企業積極應對各種困難,確保交船,提高了抗擊風險能力,造船完工量繼續保持增長。
據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統計數據,上半年中國船舶(600150,股吧)工業造船完工、新接訂單、手持船舶訂單(6月底)三大指標按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0.7%、40.8%和42.3%;按修正總噸計算三大指標占比都超過35%。在世界船市低迷的時期,我國仍能保持較高的市場份額。
(二)結構調整初見成效,細分市場找準定位
2012年上半年,船舶企業為適應市場變化,調結構、轉方式的步伐明顯加快。國內呈現出一批產品定位得當、細分市場準確、特色化發展的中型造船企業,廣船國際(位置 評論 新聞)與瑞典船東簽訂了一批特別設計的新型國際海事組織(IMO)類5萬噸化學品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合同;南通太平洋(位置 評論 新聞)(601099,股吧)海洋工程公司承接液化石油氣(LPG)船占世界市場三分之一以上,配套的液罐訂單居世界第一;福建省船舶集團公司承接24艘海洋工程輔助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;廈門船舶重工(位置 評論 新聞)承接1艘10萬總噸級豪華游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;山東黃海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有限公司承接多艘各類遠洋漁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。
(三)科研開發取得成效,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
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、上海外高橋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(船型 船廠 買賣)“海洋石油981”號在中國南海成功開鉆,順利地完成了我國“十一五”期間的重大科技專項,也標志著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設計、建造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
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、江南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“遠望3”號、“遠望5”號和“遠望6”號航天遠洋測量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準確無誤的測控了“神舟九號”與“天宮一號”的對接。
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所屬單位自主研制的“蛟龍”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至7062米海底,標志著我國載人深潛技術取得重大突破,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對我國船舶工業發展、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權益維護等發揮重要作用。
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獲得3萬立方米LNG船基本設計和詳細設計合同,在高技術船舶研發方面取得了突破。
(四)國家政策引導支持,海洋工程裝備取得突破
上半年,我國船舶企業積極貫徹落實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》精神,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,交付、承接了一批先進產品。其中包括南通中遠船務(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)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第二座圓筒型鉆井平臺,中集來福士(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)交付半潛式鉆井平臺;中集來福士獲得挪威North Sea Rigs公司1座半潛式鉆井平臺訂單,外高橋船廠(位置 評論 新聞)獲得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1座自升式鉆井平臺訂單,南通中遠船務和廣東中遠船務獲得國外船東3座輔助鉆井平臺訂單,廣州中船遠航船塢有限公司簽訂了Cidade de Ilhabela FPSO改裝合同,惠生海工獲得比利時Exmar公司浮式液化再氣化存儲設施總包合同。
在海洋工程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領域也有較大收獲。大連船舶重工(位置 評論 新聞)承接了挪威Sirius Offshore Accommodation公司的2座半潛式居住船。南通中遠船務獲得丹麥A2SEA公司1艘海上風機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安裝船訂單。廣州中船黃埔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有限公司與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訂“海洋石油286”項目建造合同。招商局重工(深圳)(位置 評論 新聞)有限公司獲荷蘭Jack-Up Barge B.V.公司1座自升式平臺訂單。初步統計,上半年我國船舶工業新簽海工裝備合同總價超20億美元。
(五)強化基礎管理,提高應對風險能力
船市持續低迷,對各造船企業都帶來了新的考驗。主要造船集團和造船企業積極調整經營策略,隨行就市,量力而行,把握節奏、嚴控風險,在細分市場中尋找商機,取得了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接單的局部突破。在交船難度大,后期開工不足的形勢下,優化建造方案,平衡資源負荷,提高節點計劃實現率和生產效率,重點做好PSPC新標準生效前船舶建造管理及質量要求,在PSPC新標準生效前船舶建造主要風險得到較好控制。面對船價下滑,成本上升,船舶企業狠抓管理,加強財務資金和內控管理,建立成本倒逼機制,全面規范企業負債管理、強化資金集中運營,提升了風險控制能力。